首 页  院 简 介  政策法规  招生工作  教学培养  学位工作  学科建设  对外交流  博 士 后 
 简介 
 学科目录 
 国家重点学科 
 211工程 
 精品学科 
 学科制度 
 学科表格 
 
当前位置: 首 页>>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学科>>正文
 
 

国家重点学科

2010年08月25日 09:22  点击:[]

一、神经生物学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是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和从事国内外开放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教研室于1985年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率先建立,1992年总后勤部卫生部根据国际神经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和军队卫生系统建设的需要,正式批准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已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全军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及开放研究所。成为国内医学院校中神经生物学综合研究能力最强的单位之一。

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已培养出大批高层次研究人才,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87名,博士生96名,博士后6名,军内、外进修生55名。16人赴美、加、英、法、德、日、瑞典、挪威、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留学。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该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及各级研究机构的领导。

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占地4000平方米,已建成神经形态学、超微结构学、神经生理学、细胞神经生物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免疫调节学、转基因研究实验室及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其中主要大型设备有电子显微镜及超薄切片机全套设备、共聚焦显微镜、体外培养定时摄像系统、宏观变倍荧光显微镜、红外膜片钳+钙离子成像装置、SPF转基因小鼠饲养室等。

  研究所现有人员2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三级以上教授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55岁以下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主系列人员100%获得博士学位。

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是本研究所的特点。具粗略统计,研究所先后15人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应邀远赴1545所院校作报告48场次,在国际神经科学界产生很大反响。研究所聘请了著名神经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及美国等6国科学院院士、瑞典Karolinska学院教授Tomas Hökfelt为名誉所长,并长期保持科研合作。与香港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同国际上一些知名单位或教授有合作交往和合作研究课题。

  建所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973项目子课题3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7项、军队科研基金8项、国际合作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港澳台合作基金2项及国内科研协作课题1项、陕西省基金5项、学校及其它资助14项,共获经费2361万元。截止2008年底,研究所共发表论著1025余篇(其中SCI收录220篇),论文被他引3500次以上。主编或参编专著17部。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全军“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成果贡献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及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

1、脊髓损伤与修复:包括(1)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反应及其治疗对策;(2)抑制轴突再生主要因子Nogo-A及其受体的研究;(3)桥接损伤脊髓上、下端的研究;(4)人类脊髓损伤早期神经外科干预的临床研究。

2、视神经损伤与修复:包括(1)嗅鞘细胞移植修复损伤视神经的系列研究;(2)不同药物对视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

二、脑下垂体前叶直接神经调节

为原创新性研究,用形态学及功能形态学的手段证明了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可直接调节腺细胞的分泌,提出了脑下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对传统的体液调节理论是重要补充。最近,用功能学方法证明了神经直接作用,并发现了重要的调节模式。正计划扩大研究,从高层次回答神经是如何调节垂体分泌的。

三、神经信息编码

通过神经电生理学与非线性科学的交义结合,研究神经信息在神经元产生,传递与编码的基本方式与规律,揭示神经功能活动的复杂性。

四、脑在军事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通过对毛细血管、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等脑内结构对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军事应激刺激,以及新式武器——宽带超功率微波反应的研究,探讨脑内反应的关键部位以及各种结构成分的相互关系。

五、神经免疫调节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着重研究免疫信息的入脑途径和脑内调节免疫信息的环路。已证明颈动脉体主细胞表达白介素-1和白介素-6受体,目前在用生理学及药理学方法研究促炎性细胞因子在颈动脉体的作用机制及对窦神经放电的影响,以验证颈动脉体感受和传递免疫信息的假说。在调节免疫反应的脑环路研究方面,通过与其它应激反应脑环路的比较,已初步勾画出了与免疫调节特异相关的脑内核团。

六、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防治策略

主要研究中枢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与帕金森病防治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最早由我国老一辈生物化学家郑集教授和苏成芝教授共同创立。学科是国家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7年起迄今一直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总参谋部批准为四个全军生命科学重点建设实验室之一,同年被评为总后勤部重中之重建设的医学重点实验室。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再次通过2007年的评估。2004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组成部分,2007年成为国家肿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组成单位。

本学科现有军人干部26人、非现役文职干部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9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总后勤部科技金星和科技新星各1人,国外留学一年以上回国人员12人。迄今培养研究生250名,其中博士112名,硕士132名,博士后6人。

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在教学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曾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分子生物学专业网站,主编了国内首部分子生物学多媒体教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等其他改革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是国内医学分子生物学教材编写的骨干单位,先后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

    目前的研究方向为:(1)肿瘤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2)肿瘤增殖转移的分子干涉;(3)重要疾病的功能基因组学。在“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军队十五重点等20余项课题,已获授权的国家专利5项,陕西省科技一等奖2项。在SCI收录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如有Cancer ResJ Biol ChemHypertologyGastroenterology其中论文影响因子最高为12.591。

  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每年有1-2人到国外进行博士后研究,邀请国外知学者研讨进学,与国外相关实验室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举办了国际和国内多个学术会议。本学科自组建起一直处于国内医学院校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近年学科从硬件到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的组合、更新及配备,使得学科整体水平位于国内医学院校同类学科前列,具备了与国际同类学科竞争的实力。同时,也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个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研究与技术转让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

 

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创建于1950年,于1978年和198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两次得到重新确认,2001年被批准为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已故学科创始人李继硕教授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总后勤部“一代名师”等荣誉称号。现任学科带头人李云庆教授是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协会联盟轮值主席、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研室有2人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3人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1人获全军优秀教师,3人分别获全军院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全军后勤训练先进个人和总后优秀教师。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讲师7名,助教6名,实验辅助人员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在讲师以上人员中,84%具有留学经历和博士学位,45岁以下的人员占79%。

在科研方面,团队长期以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以镇痛机制的神经学基础为主攻方向,并开展综合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66项国家级基金项目的资助,总金额达2500万元。由于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诸多新发现,自1988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2006年以来发表论文108篇,其中SCI论文60篇,最高影响因子9.6。创办并主编的《神经解剖学杂志》是国内神经科学领域最早的源期刊和核心期刊,目前已出版27卷,对我国神经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团队还承担着大量的研究生培养任务。

科研基地建设日臻完善。该室现有19个专项技术实验室:行为高级脑功能实验室(包括自发活动观察系统、焦虑抑郁检测系统、学习记忆检测系统、主被动回避学习系统、药物成瘾检测系统和痛行为检测系统)、膜片钳记录实验室、电生理学实验室、分子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原位杂交组化实验室、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示踪技术实验室、传统神经解剖技术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室、光学显微镜室、图像分析室、显微摄影洗印室、动物手术及灌注室、动物饲养室等。各实验室设备齐全,仪器总值超过1500万元。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5名,博士研究生97名,2名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博士论文被评为陕西省及军队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主系列人员中有61人次赴美国、加拿大、瑞典、德国、法国、日本和香港等地出国/出境深造,为加快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重视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交流。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室参观访问、学术交流并指导科研工作。此外,还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人员往来、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已输送54人次(32)出国深造,为加快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微生物学与病原生物学

    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以已故著名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汪美先教授为学科奠基人。本学科是国家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89年即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2007年再次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及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单位;是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成员单位;是全军首批重点开放实验室。教研室党支部2008年被评为“总后先进基层党组织”,教研室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学科带头人

1.徐志凯:现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和总后“科技银星”。学术兼职主要包括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军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生命科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频道副主编,《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热带医学杂志》、《微生物与感染》、《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主编专著1部、译著1部;主编、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3部、参编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5篇。已培养研究生6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0名,毕业研究生中已有18人晋升高级职称,其中10人担任了军内外相关学科的正、副主任。科研工作以汉坦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军队特需药)课题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课题各1项,国家“863”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军队重点课题3项、军队杰出人才基金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2.吴兴安:现任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全军防生物危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微免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全军战创伤基础研究专业分会委员,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多年来一直从事汉坦病毒基因工程抗体及病毒结构基因与功能方面的研究,共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院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近5年来获得多项国家及省市基金课题资助。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海洋“863”课题分题1项;军队面上课题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国家“863”课题3项;军队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项;军队基金课题2项等基金课题研究。辅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8名。

3.张芳琳:现任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主要包括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中青年委员、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热带医学杂志》编委。先后负责国家“863”课题1项(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军队科研基金课题2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学科队伍

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8人、实验师2人、助理实验室1人。教师队伍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

教研室现承担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等15个轨道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基因组学》、《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食品微生物学》、《单克隆抗体技术》、《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术》等课程,并完成了《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先后主编及参编专业教材30余部,发表教学论文60余篇,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医学微生物学及相关实验技术》被评为“总后院校优质课程”。

科研工作

1.研究方向:① 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因与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② 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基础研究;③ 重要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制剂的基础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涉及汉坦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

2.承担课题:自“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军队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主要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军队特需药)课题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课题各1项,国家“863”课题7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8项,军队重点课题4项,合计获得资助经费3200余万元。

3.研究论文及成果:近20年来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负责研制的“注射用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正在申报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流行性乙型脑炎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实验研究”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4.实验室:现有正常细胞培养室、感染细胞培养室、血清学实验室、病毒学实验室、细菌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免疫室、单克隆抗体室、免疫组化室、正常动物实验室、感染动物实验室、仪器室、暗室、清洗消毒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共20余间,总面积1000m2。拥有可从事分子病毒学、分子细菌学、细胞免疫学、分子免疫学、血清学、病毒分离培养、感染动物实验等研究的主要仪器设备,总值约1200万元。

人才培养

教研室已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62名,硕士研究生75名,并有2名博士后出站。上述人员中已有53人晋升高级职称,大多数人已成为军内外有关单位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986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7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病原生物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博士导师1人。本室承担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工作,并长期从事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病毒学研究。近年来曾获国际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军队基金5项、学校基金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军队科技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三等奖5项;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获国际专利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校级教学课题1项;获军队院校校级教学成果-等奖1项;主编专业教材5部、参编专业教材12部;发表教学论文9篇;获年度教学先进集体奖2项。

现有PCR扩增仪2台、高速低温离心机、高速低温台式离心机、、二氧化碳孵箱(2台)、倒置显微镜、萤光显微镜、多孔细胞收集仪、酶联仪、进口微量电泳仪、电子天平、超声波细胞粉碎器、紫光扫描仪、进口液氮罐(3台)、显微摄像机等大型先进仪器,总值300余万元。

教研室始终遵循“是人才,不埋没;有才能,尽发挥;老实人,不吃亏;去与留,不强迫。”的原则;努力营造“树正气,讲团结,出成果”的氛围。导师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老”带新,相互学习;教研室内经常汇报、交流;建立与出国人员、国内外同行经常性联系、交流。本室长期从事病原生物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色,在国内、军内处于先进行列。

研究领域

1.疟原虫的研究:60年代初开始研究疟原虫的生物学特性,至今在疟原虫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疟原虫免疫机制、疟疾基因工程疫苗及DNA疫苗、疟原虫基因转染的研究等方面,多次获得TDR国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目前主要通过疟原虫转基因及基因敲除技术研究疟原虫重要基因的功能。

2.抗感染研究: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分子发病机制、小鼠模型的建立、采用新的基因治疗手段进行肝炎病毒实验性研究,目前应用tet可调控系统和小鼠转基因系统研究重要基因的功能,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同时研究针对HIVHBV和肿瘤的隐性表位的疫苗,突破疫苗反应性弱的问题。

本教研室现有正、副教授2名,博士导师1名,本教研室己培养研究生40名,其中博士生14名。

 

五、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成立于1954年,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6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全军第一批“重点建设实验室”。1999年被确定为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获得批准确认。2005年成为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学科。拥有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病理学、分子肿瘤学、分子诊断病理学、信号传导、分子生物学、免疫基因诊治、肿瘤耐药研究、机能实验室和尸检室等13个实验室,总面积约1900 m2,设备总值约1200万。教研室现有编制人数39名,其中高级职称19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名。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每年完成近1900课时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其中病理学为教育部“病理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及“总后优质课程”。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参编15部,开发作教育部立项的网络课程和电子教材2部;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三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9项。培育了人才济济、梯队合理的学术团队,有4人担任全国二级学会副主任委员,6人担任全军和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人担任“中华”牌杂志编委。“十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军队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43项,共获科研经费达2244万元;发表论文334篇,其中25篇发表在SCI杂志;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军队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承担西京医院病理科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实现住院医生专科化。每年完成常规病理诊断3万余例,冰冻诊断1.5万例,病理会诊2000余例,细胞学诊断近1.5万例。同时,开展了淋巴瘤的基因重排分析,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的FISH诊断,以及脑肿瘤EGFR突变的诊断分析。

 

六、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是国家重点学科、军队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军队首批获准立项建设和首个通过建设验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航空航天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具备承担国家、军队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2课题、921课题、军队指令性课题、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等任务。

现有在职教研人员52人,具有高级职称者26人,主系列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了100%,其中博士学位达到了80%。有24人分别从美、俄、英、法、德、日等国学成回国。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9项,其中包括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在航空航天医学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和军事医学心理学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重力生理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航空航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20064月举办了中德空间生命科学双边研讨会,20088月举办了第六届亚太地区航空航天医学大会,20095月举办了第30届国际重力生理学年会。

 

七、内科学(消化系病)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 1954 年,1978年和1986年分别成为硕士点和博士点,1993 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1995 年和 1997 年先后成为全军消化病研究所和全军消化内科重点实验室, 1998 年成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1999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000年成为全军医学研究所“重中之重”建设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科技创新优秀研究群体”,2002年成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被批准为科技部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 年被批准成立西京消化病医院。

该学科现有正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平均年龄45岁,该科学术带头人樊代明教授是全国消化学界现今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主任委员。学科带头人吴开春教授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该学科中青年骨干中先后有21人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地留学归来,90%有博士学位,3 人成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 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1 人获求是实用工程奖,拥有总后科技金星1人、银星1人、新星3 人,总后一代名师 1 人。担任中华消化学会主委等全国性学术职务 12 项,担任国内外30本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在多次国际国内会议担任主席或获得奖励。

该学科是一个集临床、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消化疾病诊治中心,病房现有 149 张床位,2007年门急诊量达8.5万人次,内镜诊疗数量逾2万人次,介入治疗数量超过1000人次。在临床上已形成胃癌早期诊断、胆胰疾病和消化道良恶性狭窄内镜介入治疗、消化系疾病的血管介入和超声介入综合诊断治疗、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功能不全等多个特色项目。位于独立的“西京消化病大楼”内的西京消化病医院,拥有360张病床和手术室、监护室、内镜中心、介入中心、门急诊、实验室等设施,总面积达三万三千平方米,预计诊治人数将会大幅增加。在科学研究方面以胃癌诊治为主要方向,近五年来承担了48项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总额达2456万元,人均90.9万元,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包括LancetFASEB JNature Clin Prac Oncol等,影响因子总和214.6。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

 

八、内科学(传染病)

第四军医大学传染病科创建于19498,1969年组建了第二附属医院(即现在唐都医院)传染病科。1996年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传染病科合并成立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也称唐都感染病医院。1978年由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6年被批准为全军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获准为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目前该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陕西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专科之一。本中心现有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5人,包括著名感染病学专家周永兴教授和白雪帆教授, 学科现任主任孙永涛教授,副主任黄长形主任医师、贾战生教授和连建奇副教授。讲师、主治医生以上人员中85%具有博士学位,其中留学归国人员9人。

    本学科目前拥有8800平米的医疗科研大楼,下设160张病床的住院部,设有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两个传染病专科门诊。中心住院部病房均为标准间(双人间或单人间,附卫生间),装备先进的传呼系统、中心供氧系统和负压吸引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及彩电和电话,1.1米宽幅三摇病床,24小时供应热水,可以满足各类传染病人的诊治要求。拥有人工肝治疗仪、血液透析机、电子胃镜和肠镜、腹水浓缩回输仪、B超机、呼吸机、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 及生命体征监护仪等多种精密贵重的诊疗设备。作为第四军医大学唯一的感染/传染病诊疗机构,在乙型、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艾滋病等常见传染病的诊治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每年收治各类传染病5000多人次,门急诊接诊病人近75000人次。

    承担第四军医大学不同层次的传染病学教学任务。近年来提出“新形势下传染病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新思路,其主要改革措施已在学校全面推广。在研究生教学中,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能型人才,迄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专科近年来多人分别获得“总后优秀教师”、“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专科多次荣获院校教学先进集体。

    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已形成以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细菌耐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获得国际合作研究基金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分题和“973”课题分题各1项;牵头国家“863”专题项目1项和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1项,获得“十一五”重大专项分题6项;多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和多项省部级基金课题。科研经费总计近4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主编专著20余部。

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决心秉承名校风范,弘扬白求恩精神,尽职尽责,竭诚为全体感染病患者服务,以期为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做出新的贡献!

 

九、外科学(骨外)

本学科由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和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组成。1955年由我国著名骨科专家陆裕朴教授创建,是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两个研究所均被批准为全军医学研究所“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及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西京医院骨科1978年成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1988年成为全军第一个骨科研究所。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国家卫生部药理基地临床研究学科。2006年被批准成立西京骨科医院。

学科总面积10000平方米,设置床位230张,实际展开床位300张,仪器设备总值2000万元。拥有病房、专科手术室、ICU和全军骨科研究所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学科设置有: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1、脊柱外科2、骨肿瘤科、手外科、运动损伤科等七个科室共17个专业组。拥有外科手术导航系统、脊柱关节腔镜手术系统、电视X光机、诱发电位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显微CT、快速成型机等一大批先进的医教研专用仪器设备。

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5人,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5年来,学科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活跃于国内外骨科各学术团体,其中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复合组织异体移植学会秘书长、国际脊柱内固定研究学会亚太区理事会理事、亚洲创伤骨科学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骨肿瘤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学会骨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军事训练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常委等学术职务及总后院士后备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总后科技金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优秀人才。

学科设置全面,蕴含了骨科各个亚专科。在四肢创伤、显微外科、手外科、脊柱脊髓与周围神经损伤、关节外科、微创骨科(关节镜、椎间盘镜)、脊柱畸形矫治、小儿骨科及骨肿瘤等领域均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30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省(部)级医疗、科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30余项;完成、承担国家“863”、“973”重点项目、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专项、指令性课题50余项,获课题资助近2000万元;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80篇;主编专著18部;获发明专利10余项,2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培养博士生91名、硕士生269名、博士后6名;与军、地20多家医院结成长期帮带联系,为其培养医疗骨干800余名。“超前思维,创新发展,建成国际骨科联合体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学科”为未来5年的学科发展方向与目标。

唐都医院骨科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下设住院部、手术室及麻醉科、石膏牵引室、支具室、骨肿瘤实验室。住院部有三个病区,病床150张,设有骨肿瘤专科、创伤及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微创外科(关节镜、椎间盘镜)。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工作人员逾百名,有教授、副教授14名,主治医生、讲师9名,多年来共培养博士、硕士生近百名。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普通项目6项,军内重点项目2项等。共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临床工作及科研成绩突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首创了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的崭新的保肢方法,己治疗各类骨肿瘤病人千余例,该方法在手术中达到彻底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肢体功能,在对骨盆、胫骨远近端、肩胛骨等特殊部位的骨肿瘤治疗上系国内外効果最为突出的技术。在鉴定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尤其是骨盆恶性肿瘤的治疗)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每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及境外的骨肿瘤患者,以及位数众多的发杂疑难骨肿瘤患者,在这里均得到满意的治疗。

科室拥有良好的科风、医风和学风,多次被陕西省评为廉洁行医的先进单位,被总后勤部批准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并获 “全军基层建设先进集体”、“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医院、学校“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研究所所长范清宇教授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个人”、“陕西省廉洁行医最佳个人”、“西安市劳动模范” 。

 

十、外科学(胸心外)

本学科由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和唐都医院胸腔外科组成,50年代由著名雄心外科专家苏鸿熙及刘琨教授建立,1978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7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我军第一个胸外科博士学科,1995年被国务院授权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成为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全军胸腔外科医疗中心, 2002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批准确认。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具有光辉的历史,在1958年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我国心脏外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1964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成为全军首批专科中心, 2001年被评为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2005年通过复审),同年被确定为世界健康基金会冠心病诊疗培训中心,同年成为国内首家微创心血管外科培训基地,2005年确定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培训基地。

经过50年的众多专家教授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目前已建设和发展成为人才梯队和专业结构合理,医、教、研综合实力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博士后流动站,聘请有7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并承担了培养国外临床留学生任务。学科现有科技人员198名,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2, 硕士生导师6人,讲师16人,90%以上医生为博士和留学回国人员。科室包括三个住院病区、专业的监护病区、独立专科手术室和实验室。临床分为先心病外科、婴幼儿外科、瓣膜外科、冠心病外科、动脉瘤外科、胸腔镜外科、介入、重症治疗和体外循环专业组,展开床位260张,每年完成心脏手术近4000例,位居国内前三名。其中重症复杂手术占60%以上,最小手术年龄为出生后2天,最大手术年龄为83岁,手术成功率为98.3%,居国内领先行列。学科优势和特色在胸腔镜心脏外科、“杂交”心脏外科、胸部创伤基础及早期救治研究、生物心脏瓣膜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了心脏移植38例,心肺联合移植2例,心、肝、肾同期联合移植1例(亚洲首例),在冠心病外科、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和婴幼儿心脏外科、胸部动脉瘤综合外科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临床技术特色和优势。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课题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军队、省部级课题1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八五”攻关重大成果奖1项,军队、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军队、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8项。

唐都医院胸外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120张床位、年手术量达2200余例,拥有 X- 线透视室、 纤维支气管镜室、纤维食管镜室、电视胸腔镜室、食管功能室、肺功能室、实验室、资料室等。是西北、全军乃至全国胸部常见病、疑难病的诊疗基地和胸外科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该科新病房大楼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胸外科,拥有七个病区,一个ICU中心,床位350张以上。

 该科已有多个特色医疗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其中,首创的 “复杂性气管食管瘘”一文登上了美国胸心外科杂志的封面,首创的“高位食管癌术中迷走神经监测”也被该杂志接收。首创的“胸膜外漏斗胸矫治术”被国外学者誉为“虽然手术风险高,但是实实在在,千真万确的微创”。

 

十一、外科学(神外)

  本学科主要依托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和唐都医院神经外科。1956年由著名神经外科学专家涂通今教授建立,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神经外科之一。198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评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同年被总后勤部批准为全军唯一的神经外科研究所,2000年被批准为全军微创神经外科中心和全军医学研究所“重中之重”建设学科,2006年初又批准为全军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批准确认。2003年学科主办的《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入选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前,是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本学科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5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主系列人员平均年龄37岁,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三分之一以上人员有出国及留学经历。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开设床位150张,含4个病区,122张床位的ICU单元,并有6个专科手术室和独立的麻醉系统。全年门、急诊量达20000余例次,年收治病例3900余例次,手术2800余台次。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有3个病区,床位120张,全年平均收治病人4000余人次,手术2500台次。

该学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以下诸方面的学科特色:1. 颅脑战创伤基础与临床救治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该学科就主持制定了我国颅脑损伤分类法,并沿用至今。九十年代以来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创伤性脑水肿形成机理的“钙离子超载”学说。近年来在弥漫性及二次脑损伤和次声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理研究方面具有特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机理与诊治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切除桥脑小脑角肿瘤。近年来采用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提高了颅脑和脊髓肿瘤的手术效果,手术成功率为98%,死亡率<2%。采用经蝶入路、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3650例,肿瘤全切率达95%,疗效居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及基因、免疫、放射和化学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3. 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以脑血管病的栓塞和手术综合治疗、微电极引导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手术戒毒、顽固性癫痫的精确定位外科治疗和微创显微神经外科为特色。先后研制出西京Ⅰ、Ⅱ、Ⅲ型脑立体定向仪,并在全国40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4. 脑血管疾病的微侵袭手术与介入治疗:开展的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切除脑血管畸形技术和微导管介入治疗技术等,取得了良好疗效,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达6620余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十五”科研攻关课题、国家“973”、 “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面上项目和全军高新重大临床技术等研究课题50项,获国家、军队及省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5项、国家专利8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90篇,其中SCI收录42篇。

 

十二、皮肤病与性病学

第四军医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学科依托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成为全军皮肤病研究所。学科以“和谐、拼搏、超越”的文化凝聚学科精神,指导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教学、医疗、科研全方位协调快速发展,2001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总后勤部学雷锋标兵单位、先进党支部、“践行三个代表”先进单位、学习成才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历史延革:  西京医院皮肤科前身为晋绥军区卫生学校皮肤科。19495月,原陕西省立医院院长兼皮肤科主任郗耀承与原满洲医科大学南下的魏克庄、袁德馨一起组建了现在的皮肤科,当时设24张病床。在郗耀承教授主持下,19495月开办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皮肤病专科班(3年制),招收了关鹏举、车乃增、张力峰、蔡瑞康等13人,这些学员大多成为军队及地方皮肤科骨干力量。在郗耀承、魏克庄、关鹏举、车乃增、刘玉峰、高天文几任主任的领导下,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全科人员团结奋进、努力拼搏,人才培养、教学、医疗、科研等全面快速推进,已成为医院的支柱学科。

人才建设:截至20103月,全科各类工作人员223人(另有已招收待入科人员近40名)。有教授5名,副教授10名,8名研究生导师中有博士生导师4名,55岁以下编制内医生全部有博士学位,多数有1-5年国外留学经历。目前科室已形成及正在形成几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团队:管理团队(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共7人,组长8人)、医疗团队、教学团队、专职科研团队、中医皮肤病团队、美容团队、护理团队等。

教学优势:有全军优秀教师1名,全军育才金奖1名,育才银奖3名,总后勤部优秀教师2名,第四军医大学十佳优秀青年教师5名(全院共15名),第四军医大学精品课程教员6名(全院共22名)。获得过教育部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课题、教育部国家皮肤性病病案库的构建课题等大型国家教学课题支持,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连续14年获得第四军医大学教学先进集体。在国内最早开展信息化教学和网络课程建设,建成了国内最早、最大、最全的4个皮肤科专业网站(中国皮肤性病网www.chinader.com.cn,中国皮肤性病论坛www.derm.cn,西京皮肤科网www.xjpfk.cn, 西京皮肤科精品课程网www.xjpfkjpkc.com )。最早将多媒体引入皮肤病教学,主编了皮肤科专业第一套电子化教材。以皮肤病理和激光美容为主要内容,每年开设多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已培养博士33名、硕士78名、博士后4名。

科研工作:科研及办公用房近3000平方米,有数字化病理切片系统、流式细胞仪等先进科研设备,基础研究设备总值近千万元。除编制内教授及医生外,聘有外籍客座教授7名,专职科研人员(生物学相关专业硕士毕业为主)10余名。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多所大学的皮肤科具有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主要科研方向包括天然免疫和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特殊感染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等,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全军医药卫生重点课题等国家级和军队重大课题近30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五年来每年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5-20篇。

医疗工作:设病床50张,日门诊高峰近千人次。在白癜风、银屑病、黄褐斑、过敏性皮肤病等常见病的诊疗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恶性黑素瘤、重症药疹、大疱性皮肤病、皮肤组织病理学诊断方面优势突出,长期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例会诊。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强的皮肤美容中心、光疗中心,中药药浴中心、过敏原检测及治疗中心、性病诊治中心、皮肤外科及病理中心均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同类中心。在多个领域成为国家级中心或基地,包括:国家卫生部“化妆品皮肤损伤检测机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诊疗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银屑病诊疗中心”和“皮肤病理培训基地”等。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疾病——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通过大量研究使该病的死亡率由100%降至约40%,入选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2008年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学术任职:

1.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2008年)

2.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2008年)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           副主任委员(2009年)

4.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常委兼病理学组组长(2009年)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分会             常委兼色素病组副组长(2007年)

6. 中国医师协会整形与美容分会               常委兼皮肤美容组组长(2007年)

7.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2010年)

8. 陕西省性学会学                           副会长(2008年)

9. 陕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        名誉主任委员(2009年)

10. 陕西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主任委员(2009年)

主编著作

皮肤性病学(全国教材第七版光盘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06

主编

皮肤组织病理入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

主编

年轻秘诀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04

主译

天然自身抗体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06

主编

美容激光医学(全国教材)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07

主编

恶性黑素瘤(视听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05

主编

现代皮肤组织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04

主编

现代皮肤性病治疗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06

主编

疑难皮肤病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07

主偏

最新皮肤科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02

主编

银屑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07

主编

银屑病病友康复指南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04

主编

皮肤性病学(全国教材第六版光盘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08

2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重点学科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精品之路,使人才培养、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协调发展,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十三、口腔临床医学

    本学科点所在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口腔医学院校,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也是首批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和国家医药管理局口腔病用药临床药理基地。本学科拥有一批学术造诣高,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高素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稳定的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有多人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组织任职。1979年以来,共培养研究生522人,其中博士生159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数量最多。“九五”以来,共承担了国际合作课题、国家、省部级课题47余项,“九五”期间口腔医学界的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均为本学科点所获,其中包括口腔医学界唯一的国家最高奖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6项,出版专著29部,发表学术论文1178篇,获成果奖、出版专著、发表论文的数量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最多。创办的2本全国性专业学术源期刊《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和《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的影响因子分别于19981999年名列全国口腔医学期刊首位。承担了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口腔医学专业三部主干教材中的《口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的主编任务。

 

十四、细胞生物学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于1999年,同年成立国家863计划西安细胞工程基地,2000年成立细胞生物学教研室,2001年创建国家级细胞工程中试基地并牵头承担“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和产业化平台”项目,建立了300L规模的中试基地,2006年成为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获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2009年承担973计划项目“肿瘤相关分子在癌进展中的多相调控机制”,陈志南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并牵头申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以生物技术药为主的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获得支持,是全国12个综合大平台项目之一。

学科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及肿瘤生物学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以抗肝癌抗体生物制药为重点的转化医学相结合,建立了以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生物学、细胞工程与抗体等生物制药交叉的学科平台。在肿瘤的早期预测、诊断治疗的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果。尤其是从单抗制备、中试放大、新药申报、抗原分析、靶点确定、临床研究到产品GMP论证,于2005年获得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证书,2007年成功上市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靶点肝癌靶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实现了该抗体药物的产业化。该新药临床控制率86.3%,临床有效率27.40%32个月的生存率31.03%,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已在全国41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使用千余例,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抗,并克隆了HAb18单抗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构建了系列人源化工程抗体;先后建立了原核蛋白可溶性表达、原核蛋白包涵体表达及柱上复性、真核蛋白表达等技术,获得HAb18G/CD147分子胞外段高纯度样品及其晶体,首次成功解析了该晶体结构(国家发明专利200710018514.X,蛋白结构数据库(PDBID 3B5H),并确定了该分子的癌组织谱及新药靶点。

学科同时在在肿瘤转移相关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粘附分子HAb18G/CD147与整合素家族及AnnexinⅡ相互作用参与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HAb18G/CD147分子通过调节EMT现象参与肿瘤发生、HAb18G/CD147剪接异构体与结构生物学研究、癌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细胞周期与肿瘤生物学等相关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专项、前期研究专项以及首席科学家项目3项,在肿瘤相关分子网络调控机制及肿瘤生物学方面发表SCI论文多篇,并获得国家、军队等省部级高等级奖励。

学科培养和打造了一支充满学术造诣和生机的队伍,获教育部创新团队称号,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高级实验师2名,均有留学经历。团队中有总后科技金星、新星、军队育才奖金奖各1人,银奖2人,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国家、省、部学术团体重要的学术任职,每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计划等各类项目2项以上。

学科带头人陈志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细胞生物学与生物药学专家。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军队特需药物专项)总体专家,国家生物产业咨询委员会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疫苗与抗体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工程与转基因生物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美国癌症研究会、化学学会会员。是Cancer ResearchScience China Series C - Life Science杂志编委,并担任PLoS ONEProteomicsAm J PatholJ Infect DisArthritis Res TherCancer等多个杂志审稿人。近年获“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总后科技金星”称号,并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PCT国际专利授权2项(德国、美国),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论文64篇,被引340次,主编专著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十五、军事预防医学

军事预防医学国际家重点学科依托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该系成立于1992年,主要由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放射医学、毒理学、卫生统计学、军队卫生勤务学、军事、体育等学科构成,实验室总面积5260m2,是一个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设施较为完备的公共卫生学院。

军事预防医学系是“军事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所属7个主干学科均可招收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每年可招收30-40名硕士研究生,20-30名博士研究生。近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卫生统计专业和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本科生560名,培养博士研究生144名,硕士研究生158名。

军事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支具有承担国家军队重大科研任务能力的高水平优秀人才队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33名,博士导师9名,硕士导师16名,主系列人员100%拥有硕士学历,90%人员拥有博士学历。近年来,该学科已和美国纽约大学、普渡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多家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科研协作和人才培养关系,40余人具有一年以上国外交流学习经历。

军事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际神经毒理学会常务理事1名,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中华临床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1名,同时还是陕西省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整体科研实力雄厚。目前该学科的主要科研方向有:辐射生物学(学术带头人:郭国祯教授)、特殊环境医学(学术带头人:陈景元教授)、分子毒理学和自由基医学(学术带头人:海春旭教授)、重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学术带头人:闫永平教授)、医学统计方法及卫生信息标准研究(学术带头人:徐勇勇教授)。

近年来,军事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承担了包括国家、军口“863”课题3项,国家传染病防治综合示范区项目1项,国家传染病防治防控产品课题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军队特需药平台建设课题2项和军队特需药新药创制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军队“十一五”专项课题5项在内的各类课题12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1亿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国家新药证书1个,在国外学术杂志发表SCI论文80余篇。

 

关闭

 

 

版权所有:365bet篮球规则

您是第 位访问者